人際溝通篇:
 |
導正溝通觀念系列一
|
 |
/ 經營顧問師 / 許瑞蘭cindy / 藍天生物科技公司總經理6年 |
 |
A就是A~ |
(抱歉這篇寫的有點長,
如果趕時間就看標題就好)
這是我要開始寫觀念系列的第一篇,這個想法也在腦海裡反覆思考很多次,如果你很重視溝通的效率,那是參考一下這篇我所分享的觀念,應該很有幫助。
不知道為什麼,對台灣人我越來越沒耐心。其實國外我呆的也不久,怎麼會感覺這麼強烈。記得我在英國遊學時,如果你說話先插了別人的話,所有的人都先停住看著你要說什麼,然後所有的人都會看著,看你說的話是不是真的重要到必須要打斷別人的話而讓你先說,有去過英國的朋友是不是這樣?之後我一直也很重視這件事。相對的,別人都忍住自己的說法聽你先說,也不代表你先在有發言權所說就是對的或很重要,別人只是讓你先說而已,如果你尊重別人的話,要把自己談話的重點先簡要先表達出來,其他人有興趣會才會從問你的問題中讓你多深入表達,這樣才能讓其他人也有時間可以表達他的想法,也才蒐集的到所有人的意見。朋友你認為是不是這樣呢?
好的,我現在把前段說話的重點內容整理一下,共提到了:
 |
一、不輕易打斷別人的說話: |
是的,除了跟你的上司說話以外,安靜到沒有任何意見以外,大家都知道這句中文字,但我常有機會和許多人互動,我也觀察到這個現象,你還沒說完,對方已經在幫你下定義滔滔不絕了,當然如果你時間很多,是可以慢慢聽,但幾次這種現象以後,如果時間不多,你會對台灣人溝通的效率漸漸沒信心。舉個例來說,在工作上我常有機會和別人溝通,特別是醫師,常常聽醫師說了很多,但是他常忘記你找他談話一定有目的要傳達,自己滔滔不絕以後,不要忘記這場談話是為了要講什麼?另一方要表達的又是什麼?那一場談話才會有意義。試想如果一家公司的員工每天如果都浪費這樣的時間溝通,你覺得會如何?
 |
二、能專心聽完其他人的話: |
恩~說到專心聽,還包括不中途就先問題喔,為什麼呢?你怎麼知道他再來要說的會不會回答到你所要問的話呢?不如讓現正在說話的人講完,問題記住等對方說完一起問。但你要會練習在腦海裡整理你的問題,一什麼二什麼三什麼這樣,幾次以後,也很容易發現每個問題都是相關聯的。整個頭腦思考的架構會很好。談話溝通品質也會很好,真的啦。你試試看說。
我母親是打斷別人談話的專家,常常跟她講東她先說西然後馬上有建議又有誰怎樣….要表達的事常在幾天後她說你怎麼都沒講?呵呵~通常在和家人說話時也常有這種情形,我是認為即使是家人,每開一次口,一定有任何意義要說要表達。如果是家人,你包括要認真的聽她說完、她要抒發對你如何關心?她現在最擔心你什麼?她想叫你吃什麼東西等等等。如果你不忙不彷有耐心的接收她的關心,記得聽完還要說一句:還是你最關心我,我懂你的意思了。要對方停止嘮叼這句一定要說出來。因為家人說話背後的動機是關心。
 |
三、說話時要有條理表達清楚: |
由於對方在等你說完要問題提出,或是要回答她懂你的意思了,所以話最好精簡,先把重點講完。有一次我和兩位顧問師班的同學下課後去喝咖啡,其中一位女同學一直說話。我們聽了快兩小時的談話,看著她一直在講自己的過去如何如何,每一句都不離她的能力,我和另一個同學就這樣聽了她講兩個小時自己的事情,你開口說一句話她就對對對她也是這樣還有更誇張的如何如何…講話完全沒有聚焦,我記得那天本來來要談一些構想的說。呵呵~最好的創意常常是在心情愉快又開放交流意見時產生的。
呵呵~當你要滔滔不絕時,記得先問別人時間夠嗎?有多少時間可以談?現在想不想談?因為自己的事別人一點都不好奇阿~而別人的事和自己又有什麼關係呢?封閉性的談話不算溝通,只是單向的情緒抒發。
我記得在卡內基的書裡有一本談團體溝通的方法,其中一種說話要精簡表達的方法,就是要求自己說話要像做電視廣告訴求一樣,當你只有10秒的時間,把重點濃縮到最關鍵的在前3秒講出來,才有效果,別人也才願意繼續聽,或是說可以聽的更有趣些。你認為如何?
 |
四、說話要句聚焦有重點: |
若用感情來舉例,和情人相處就直接表達喜歡說喜歡、愛就說愛、不喜歡就說不喜歡,(但重點是說討厭時臉部表情不可以讓自己顯的很可惡或露出讓對方不舒服的表情喔),尤其不喜歡一定義要說。呵呵~我常看到台灣人在旁敲側擊的,舉有趣的例子:我就常被問到,妳為什麼都不結婚呢?眼光為什麼這麼高阿?最後變成都是和我談關於創業的事,呵呵~雖然我是企管顧問又是創業張老師,也不要這樣嘛~讓我都不知該準備哪一種心情來應答。如果是帥哥男生這樣問我,我會希望他直接說對我有什麼想法?有些男生對事業興趣濃厚的女性一直談事業,通常不煩也被說的煩了,工作夠煩誰還希望下班後心情還不能輕鬆一點呢?我會建議男生換成這樣的問法:我喜歡你,如果我當你的男朋友,你認為我有機會嗎?會不會更有效率一點?有機會就馬上達成目的,沒有機會你真的很喜歡還可以繼續問,沒機會的原因是哪幾點和你的男友條件不符,除了長相以外我都可以改阿?呵呵~說來你也許不信,不過我有一段和小男生的戀愛他真的是用這種最直接的表達方式。這樣不是很快可以知道你有沒有錄取?可以趁早去做其他機會更大的事。聚焦的好處就是針對問題癥結。
呵呵~有些沒有條理的人談話總是這樣,說A就是A,結果先講B,答案結果又變成C
。我再舉一個例:我公司有一位老醫師,醫術很好也很持續學習新技術和醫學資訊。我不常和他溝通,但如果我找他談事情,不論是溝通做事方法或任何問題,最後都只有一種結果:我過去如何如何?你說?我的品德是不是不容懷疑,我以前在某某大醫院哪裡哪裡如何又如何,誰誰誰都是我的手下,…..
。問A他絕對是談B,最後結果又是C變成其他人的問題。到最後我火大了都是這樣的結果:有誰談到和品德有關係?有誰說你過去不風光?你的意思是說我的品德就值得懷疑?還是旁邊的同事就值得懷疑?要不要現在每個人都來問別人一下?傷腦筋的是常常是一個溝通做事方法最後都是扯到他不容懷疑。呵呵~還好醫學的東西他老先生自己常常看書就可以。同樣的,溝通不良對想要進步的人會更沒耐性。所以講A就針對A講~不要再扯到B答案又變成是C
。
對了,你會常對別人報怨說對方沒耐心嗎?
或是常聽到對方告訴你他自己比較沒有耐心?呵呵~,那先注意一下是不是自己表達太冗長了?我有過這個時期喔~現在還是很注意的在改善自己這個缺點,坐車騎車開車時都可以想喔~
 |
五、自己說完一定也要扮演聽眾: |
就像一般人喜歡禮尚往來一樣,我們收了別人的禮物,也要回饋。應該有耐心聽完對方的話,特別是在對方已經聽完你一篇長篇大論或一大篇牢騷。我也有這樣經驗,朋友跟你講了很久的電話,內容好像對什麼事情或一些新構想,說完她自己心情變高興了,然後突然說她有事怎麼了,緊急說了掰掰然後電話就掛掉,你好像只能很配合的掛掉電話,假如沒有觸發到你的感想,倒是還好,如果剛好基於關心很想提建議呢?或是有相同經驗藥方想呢?這時匆忙掛掉電話就會覺得莫名其妙了。後來我怕朋友也有這樣的感受之後,都盡可能的再回一個mail或電話去說那天是怎麼了所以沒能聽完,有沒有漏掉哪些事..
等等。會不會對人際關係更好一點?
 |
六、每一次談話一定有意義:
不論是用打電話或是當跟你說上幾句話,不外乎有以下目的:
 |
1.
他有事需要幫忙 |
 |
2.
他要表達個人觀念 |
 |
3.
他要表達關心 |
 |
4.
他要抒發情緒 |
 |
5.
他要打發時間 |
 |
6.
其他況擾問題 |
|
針對他的動機、聚焦的回答他的答案,剩下的時間就可以聊聊更有趣的事。
呵呵~對了~雖然我舉例都舉自己的媽媽和朋友和同事,也不代表我不愛他們,因為要關係更好,所以一定要明白表達自己的想法,自己沒有想法時,也要聽出別人的想法。
u
你有沒有發現這幾點:
1.
話說多的人,講話好像越沒內容?或深度不夠?好像少一點
2.
話說少的人,比較能冷靜分析?比話多的人觀察深入?好像多一點?
最後補充一點:
u
不對的時間和氣氛不溝通
如果有人開口就用情緒性又攻擊的語言對你發飆,你可以給他3句的機會,第四句還沒說出他的要求或生氣的原因,好吧~知己的話你給他加3句,共6可以吧?如果超過6句仍然繼續在講情緒性語言,此時建議你立刻離開,除非講出問題癥結,不然就是變成一場吵架。這時通常我都建議下次再溝通,不要忍讓,也不要讓彼此破壞工作的情緒。因為沒有找到方法前溝通是沒有效果的。說攻擊別人的一時情緒語言,通常都是發言者他自己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表現,不過聽的人卻很容易當一回事的接收,還會記在心理,這對人際關係都只有壞處。同樣的,你要先要求自己也不回情緒性的語言,除非你認為自己或別人都可以調節情緒像演員一樣,那才可以試。因為不聽和不講傷害對方的話是為了保持友誼、重視對方,所以不適當的時間不溝通。
以前我也一直很莽撞,這兩年改用這種方式思考和溝通,我自己也發現自己觀念更成熟了,也越來越有條理,我自己感覺很好說?
你要試試這種有條理的感覺嗎?
|